房地合一成本 利息不計入
2023-03-30 03:00:51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圖/經濟日報提供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提醒,民眾計算房地合一稅課稅所得時要特別留意,個人購屋貸款利息不能列為成本費用,以免遭國稅局剔除補稅。
房地合一成本 利息不計入
2023-03-30 03:00:51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圖/經濟日報提供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提醒,民眾計算房地合一稅課稅所得時要特別留意,個人購屋貸款利息不能列為成本費用,以免遭國稅局剔除補稅。
12月房地合一稅54.7億 歷史單月新高
報導:MyGoNews蕭又安 | 日期:2023-02-14
新聞摘要
2022年12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54.7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一方面因為房價漲幅甚大帶動稅收增加,桃園與台中稅收大幅飆高,可能是2022年第四季有大案交易導致稅收大增。
房地合一稅滿週年 45%重稅交易近3成 獲利達227億元
2022/11/23 08:00文/記者朱語蕎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房地合一2.0上路一年的資料,在總共11多萬筆的房市交易資料中,遭到課徵45%重稅的短期交易件數直逼3萬筆,約占全部房市交易量的26.7%,總共貢獻國庫超過102億元,稅收占比約28%,平均單件獲利76萬。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房地合一稅的數據表明,相當於房市上每10件交易案中,就有將近3件是屋主持有不到2年便轉手獲利的案例,以課徵的102億元以45%稅率回推,房市短期交易案總共獲利高達227億元。
未留意房地合一這項規定 自住宅被追繳稅款
2022-09-13 18:29:13經濟日報 記者陳姿穎/台北即時報導
房市示意圖。報系資料照/記者胡經周攝影
高雄國稅局今日表示,房地合一稅自2016年1月起實施,民眾已申請重購自住房地退還,或扣抵房地合一稅時,如果重購的自住房地,在重購後五年內改作其他用途,例如:出租、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或再行移轉,將會被追繳原退還稅款或扣抵的稅額。
房地合一稅,引喻失義,小心稅滿地
報導:MyGoNews蕭又安 | 日期:2022-06-03
新聞摘要
新制房地合一稅從2016年以後施行,稅率從45%、35%、20%、15%,若符合自用住宅優惠稅率,則有400萬元免稅額,以及10%的優惠稅率。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新制房地合一稅從2016年以後施行,稅率從45%、35%、20%、15%,若符合自用住宅優惠稅率,則有400萬元免稅額,以及10%的優惠稅率。
「這類型」營利事業出售房地要注意申報方式
報導:MyGoNews方暮晨 | 日期:2021-11-21
房地合一稅2.0自2021年7月1日起上路,營利事業屬獨資、合夥組織者,出售房地要注意申報方式
新聞摘要
賣掉繼承房產 這樣申報所得稅免受罰
2021/05/28 12:53文/記者朱語蕎
有出售房地產,就會有一筆房屋交易所得稅,要記得於出賣的隔年於綜合所得稅一併申報。(資料照)
又到了申報所得稅的季節,雖然納稅是人民的義務,如果有出售房地產,就會有一筆房屋交易所得稅,並於出賣的隔年於綜合所得稅一併申報,以免受罰。
房地非自願交易 樣態公布
2021-05-05 00:59經濟日報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
房地合一2.0將於7月1日上路,財政部昨(4)日預告兩項相關子法,明訂企業與個人可免除重稅、以20%稅率課徵的「非自願」樣態。
其中企業因四種情形交易持有五年內房地,可以20%稅率課徵,包括土地遭越界而出售、欠稅遭強制執行、共有房地非自願交易、銀行依《銀行法》76條規定在四年內處分。
至於個人非自願因素,大致是維持房地合一1.0的六種樣態,包括個人調職、土地遭越界而出售、欠稅遭強制執行、重大傷病需賣房支付醫藥費、躲避家暴而出售、共有房地非自願交易等,一樣可免除重稅,僅以20%稅率課徵。
房地合一稅2.0 七月上路
2021-04-08 06:31:48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沈婉玉/台北報導
房地合一稅二點○朝野協商達成共識,將於今年七月一日上路,在新法上路後,許多房地將重新落入被課重稅範圍,市場預期將有逃命波。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協商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朝野達成共識,完成修法後,房地合一稅制二點○將從七月一日起生效;全案也確定完成委員會審查,將在院會進行二、三讀。
舊房屋「這個狀態」應視為土地出售成本
日期:2020-10-04
拆除地上舊房屋,使土地達於可出售之狀態,應視為土地出售成本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公司拆除地上舊廠房,使土地達可出售之狀態,其拆除所生損費依收入與成本費用配合原則,應視為土地出售成本。
該局進一步說明,依所得稅法第24條第1項前段及財政部相關函釋規定,營利事業所得之計算,以其當年度收入總額減除各項成本費用、損失及稅捐後之純益額為所得額;營利事業出售土地而拆除地上改良物所產生之損費及其帳面未折減餘額,應視為土地出售實際成本之一部分,基於收入與成本費用配合原則,應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自該項出售土地增益項下減除,合併計算損益。
該局指出,轄內某公司2017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列報拆除廠房損失計8千萬餘元,該公司主張拆除土地上原使用舊廠房,其拆除費用及帳面未折減餘額,應列為舊廠房之處分損益;該局說明,資產出價取得者,指其取得價格及因取得並為適於營業上使用或出售之一切必要而合理之支出,該案係公司為使土地達可供出售狀態,而將地上舊廠房拆除,其拆除費用是為使土地達可出售狀態之支出,應轉正列為土地成本,於出售土地增益項下併計損益。
成屋轉單 依交易全額課稅
2020-10-01 00:23:52經濟日報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房地產交易金額龐大,中區國稅局指出,針對成屋間的轉單買賣,如果中間商在交易過程中未實際取得產權,將視為出售不動產債權,依法須依交易全額課徵營業稅,比一般房地交易更不划算。
(聯合報系資料庫)
◆個人出售因贈與而取得之房屋於計算財產交易損益時得減除之房屋時價認定規定
稅目 | 所得稅法 |
---|---|
法令彙編版本 | 一O六年版 |
法規章節 | 第2章 綜合所得稅 |
法條 | 第14條(各類所得之計算) |
分類 | 釋示函令 |
釋示函令標題 | 個人出售因贈與而取得之房屋於計算財產交易損益時得減除之房屋時價認定規定 |
函釋內容(如文號,範例:09800554670) | 個人出售因贈與而取得之房屋,依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7類第2款規定計算財產交易損益時,其得減除受贈與時該房屋之時價,應以受贈與時據以課徵贈與稅之房屋評定標準價格為準。(財政部102/11/14台財稅字第10200157200號令) |
#不動產贈與#不動產買賣#持分不動產#公設地#0912-913923高仕陳總
公司適用房地合一新制的房地交易所得「要這麼辦」
報導:MyGoNews方暮晨 | 日期:2020-05-30
營利事業辦理2019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適用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新制的房地交易所得應計入所得額課稅
新聞摘要
售舊制屋 房貸利息不能列扣
2020-05-27 00:07經濟日報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
國稅局表示,取得房屋所有權後各項成本及費用,房屋稅、管理費、清潔費、銀行借款利息不能列為成本或費用減除。(本報資料庫)
不適用房地合一稅的老房子,賣房收入要併入綜合所得稅課稅,但是主張賣房成本時須注意,雖然可以舉證房屋修繕或改良費用節稅,但是像房屋稅、房貸利息等持有期間的代價,不能列為出售成本或費用減除。
短進短出仍獲利?一張表看懂哪裡房市有賺頭
2020-04-29 15:05:24經濟日報 記者黃阡阡/即時報導
房市短期持有仍有賺頭,今年第1季個人房地合一稅大幅增加,全國房地合一稅收18.63億元,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8%,其中桃園市、台中市年增超過100%,房價最高的首善之都台北市,今年第1季房地合一稅收狂增205%。房仲業者認為,今年第1季轉手獲利出場遭課房地合一稅,多半是2017年房市谷底時買進,除了反應房市揮別落底開始復甦,也顯示短期轉手開始有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