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專業仲介機構,照過來..房屋.土地...持分房地產買賣.請撥打:0912-913923 陳總
目前分類:㊣大法官釋字/司法院釋字 (19)
- Dec 21 Sat 2024 00:00
憲訴法修正案三讀通過 宣告違憲時大法官不得低於9人
- Oct 28 Mon 2024 20:59
死亡前2年贈與納遺產違憲 財政部這樣回應
- Mar 11 Mon 2024 10:39
請求清償債務強制執行聲明異議#共有土地#共有房屋#透天厝#0912-913923高仕陳總
- Oct 27 Fri 2023 16:08
內政部就公同共有不動產應有部分讓與之命令違憲?共有土地#共有房屋#持分產權評估#0912-913923高仕陳總
內政部就公同共有不動產應有部分讓與之命令違憲?
- 解釋字號
- 釋字第562號
- 解釋公布院令
- 中華民國 92年07月11日
- 解釋爭點
-
- 內政部就公同共有不動產應有部分讓與之命令違憲?
- 解釋文
-
-
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第一項規定:「共有土地或建築改良物,其處分、變更及設定地上權、永佃權、地役權或典權,應以共有人過半數及其應有部分合計過半數之同意行之。但其應有部分合計逾三分之二者,其人數不予計算。」同條第五項規定:「前四項規定,於公同共有準用之。」其立法意旨在於兼顧共有人權益之範圍內,促進共有物之有效利用,以增進公共利益。同條第一項所稱共有土地或建築改良物之處分,如為讓與該共有物,即係讓與所有權;而共有物之應有部分,係指共有人對共有物所有權之比例,性質上與所有權並無不同。是不動產之應有部分如屬公同共有者,其讓與自得依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第五項準用第一項之規定。內政部七十七年八月十八日臺(口)內地字第六二一七六七號函頒修正之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執行要點第十二點規定:「分別共有土地或建物之應有部分為數人所公同共有,公同共有人就該應有部分為處分、變更或設定負擔,無本法條第一項之適用」,於上開範圍內,就公同共有人公同共有不動產所有權之行使增加土地法上揭規定所無之限制,應不予適用。
-
- 理由書
-
-
共有乃一物之所有權由二人以上共同享有之制度,係基於社會生活需要而存在,然各共有人因均享有同一之所有權,其權利之行使遂受相互之限制(民法第八百十九條第二項、第八百二十條、第八百二十八條參照),自不免影響共有物用益及處分之順利進行,甚而有礙共有物之自由流通,致生社會經濟上之不利益。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共有土地或建築改良物,其處分、變更及設定地上權、永佃權、地役權或典權,應以共有人過半數及其應有部分合計過半數之同意行之。但其應有部分合計逾三分之二者,其人數不予計算。」「共有人依前項規定為處分、變更或設定負擔時,應事先以書面通知他共有人;其不能以書面通知者,應公告之。」「第一項共有人,對於他共有人應得之對價或補償,負連帶清償責任。於為權利變更登記時,並應提出他共有人已為受領或為其提存之證明。其因而取得不動產物權者,應代他共有人申請登記。」「共有人出賣其應有部分時,他共有人得以同一價格共同或單獨優先承購。」「前四項規定,於公同共有準用之。」其立法意旨係在於兼顧共有人之權益範圍內,排除民法第八百十九條第二項、第八百二十八條第二項規定之適用,以便利不動產所有權之交易,解決共有不動產之糾紛,促進共有物之有效利用,增進公共利益。
-
按應有部分乃共有人對共有物所有權之比例,性質上與所有權本無不同;而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第一項所稱共有土地或建築改良物之處分,係與變更及設定地上權、永佃權、地役權或典權併列,是所謂共有土地或建築改良物之處分,就讓與該共有物言,即係讓與其所有權,共有物其他物權之讓與,亦屬該物權之處分。況公同共有不動產應有部分之讓與,若得準用土地法上揭第一項規定,亦可便利不動產所有權之交易,或進而減少共有人之人數或消滅共有關係,促進共有物之有效利用,實現土地法首揭規定之立法意旨。是以,公同共有不動產應有部分之讓與,自得依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第五項準用第一項之規定。至公同共有人讓與公同共有之應有部分,係消滅該應有部分之公同共有關係(參照民法第八百三十條第一項),與公同共有人將公同共有變更登記為分別共有,係公同共有人間調整共有物內部之法律關係,兩者不同,不容混淆。內政部因執行土地法之規定,基於職權固得發布命令,為必要之釋示,然僅能就執行法律之細節性、技術性次要事項加以規定,其內容更不能牴觸土地法或增加其所無之限制。內政部七十七年八月十八日臺(77)內地字第六二一七六七號函頒修正之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執行要點第十二點規定:「分別共有土地或建物之應有部分為數人所公同共有,公同共有人就該應有部分為處分、變更或設定負擔,無本法條第一項之適用」,於上開範圍內,就公同共有人公同共有不動產所有權之行使增加土地法上揭規定所無之限制,應不予適用。
-
大法官會議主席 院 長 翁岳生
-
大法官 劉鐵錚 王和雄 王澤鑑 林永謀
-
施文森 孫森焱 陳計男 曾華松
-
董翔飛 楊慧英 戴東雄 蘇俊雄
-
黃越欽 謝在全 賴英照
-
- 意見書、抄本等文件
- 聲請書/ 確定終局裁判
- Oct 17 Tue 2023 09:52
行政院就有公用地役關係既成道路不予徵收之函違憲?#共有土地#共有房屋#區段徵收土地#公設保留地#0912-913923高仕陳總
- Feb 19 Sun 2023 12:15
★時效取得地上權登記要點申請須提建物合法證明規定違憲?#透天厝#建地#持分不動產#0912-913923高仕陳總
★時效取得地上權登記要點申請須提建物合法證明規定違憲?
- 解釋字號
- 釋字第291號
- 解釋公布院令
- 中華民國 81年02月28日
- 解釋爭點
-
- 時效取得地上權登記要點申請須提建物合法證明規定違憲?
- 解釋文
-
-
取得時效制度,係為公益而設,依此制度取得之財產權應為憲法所保障。內政部於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八月十七日函頒之時效取得地上權登記審查要點第五點第一項規定:「以建物為目的使用土地者,應依土地登記規則第七十條提出該建物係合法建物之證明文件」,使長期占有他人私有土地,本得依法因時效取得地上權之人,因無從提出該項合法建物之證明文件,致無法完成其地上權之登記,與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不符,此部分應停止適用。至於因取得時效完成而經登記為地上權人者,其與土地所有權人間如就地租事項有所爭議,應由法院裁判之,併此說明。
-
- 理由書
-
-
民法第七百六十八條至第七百七十二條關於因時效而取得所有權 或其他財產權之規定,乃為促使原權利人善盡積極利用其財產之社會 責任,並尊重長期占有之既成秩序,以增進公共利益而設。此項依法律規定而取得之財產權,應為憲法所保障。以有建築物為目的而因時 效完成取得他人私有土地之地上權登記請求權,與該建於他人土地上 之建築物,是否為「合法建物」無關。如非「合法建物」,應依有關 建築管理法規處理。而地上權之登記與建築物之登記,亦屬兩事。關 於土地登記規則第七十條第一項規定應提出使用執照;第二項規定:「實施建築管理前建造之建物,無使用執照者,如建物與基地同屬一 人所有者,應提出建築主管機關或鄉鎮市區公所之證明文件或實施建築管理前繳納房屋稅、水電費之憑證。建物與基地非屬同一人所有 者,並另附使用基地之證明文件。」係指「合法建物」之登記而言。 內政部於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八月十七日函頒之時效取得地上權登記審 查要點,其第五點將此「合法建物」登記之規定,移用於地上權之登記,而於其第一項為「以建物為目的使用土地者,應依土地登記規則第七十條提出該建物係合法建物之證明文件」之規定,使已證明係以行使地上權之意思而長期和平繼續占有他人私有土地,本得依法因時效取得地上權之占有人,因無從提出該項合法建物之證明文件,致無法完成其地上權之登記,與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不符,此部分應停止適用。至因時效完成而經登記為地上權人者,土地所有權人既未喪失其所有權,而仍須承受稅捐等之負擔,為平衡雙方權益,參照民法第八百七十六條之法理,當事人如就地租事項有所爭議,應由法院裁判之,併此說明。
-
大法官會議主席 院 長 林洋港
-
大法官 翁岳生 翟紹先 楊與齡 李鐘聲
-
楊建華 楊日然 馬漢寶 劉鐵錚
-
鄭健才 吳 庚 史錫恩 陳瑞堂
-
張承韜 張特生 李志鵬
-
- 相關法令
- Jun 21 Tue 2022 11:27
一樣是搶小孩監護權大戰 大法官這次做出不一樣的決定… #資產配置#共有土地#共有房屋#公設保留地#0912-913923高仕陳總
一樣是搶小孩監護權大戰 大法官這次做出不一樣的決定…
台籍空姐與義大利富商爭奪8歲女兒的監護權,女童曾寫信給總統表達想留在台灣。大法官認為法院當時在酌定親權時,未請女童到庭陳述意見,廢棄最高法院裁定。(資料照)
2022/06/21 11:15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大法官5月27日做成我國史上第一件「裁判違憲審查(宣告個案判決違憲)」,判一件台母義父爭奪8歲女兒的監護權大戰判決違憲,也是最高法院史上首次被廢棄發回的案件。
- Oct 09 Sat 2021 22:39
認共有物分割分管契約對受讓人繼續存在之判例違憲?#持分土地#持分房屋#公設地#0912-913923高仕陳總
認共有物分割分管契約對受讓人繼續存在之判例違憲?
釋字第349號解釋
解釋字號 釋字第349號
解釋公布院令 中華民國 83 年 06 月 03 日
解釋爭點 認共有物分割分管契約對受讓人繼續存在之判例違憲?
- Oct 02 Sat 2021 18:57
※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約滿收回須補償承租人等規定違憲#共有土地#共有房屋#建地#區段徵收土地#公設地#0912-913923高仕陳總
- Nov 02 Wed 2022 13:14
★土地法第100條【司法院解釋字第3489號】#透天厝#持分不動產#0912-913923高仕陳總
★土地法第100條【司法院解釋字第3489號】
【解釋字號】院解字第3489號
【解釋日期】36.06.11
(一)土地法第一百條之規定於施行前未終止契約之不定期租賃亦適用之,至定期租賃契約無論其訂約係在施行前抑在施行後均無同條之適用,院解字第三二三八號解釋應予變更。
(二)收回出租之房屋,以供自己營業之使用,亦屬土地法第一百條第一款所謂收回自住。
- Jan 25 Tue 2022 11:39
★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為第三人所有之補償案#共有土地#共有房屋#透天厝#區段徵收#0912-913923高仕陳總
★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為第三人所有之補償案
- 解釋字號
- 釋字第813號【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為第三人所有之補償案】
- 解釋公布院令
- 中華民國 110年12月24日 院台大二字第1100036685號
- 解釋更正院令
- 110年12月28日院台大二字第1100037107號
公布本院大法官議決釋字第813號解釋更正意見書一份
- 解釋爭點
-
-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9條第1項及第18條第1項有關歷史建築登錄之規定,於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為第三人所有之情形,未以取得土地所有人同意為要件,是否違憲?
- 2、同法第99條第2項及第100條第1項規定,於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為第三人所有之情形,未予土地所有人相當之補償,是否違憲?
- 解釋文
-
-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9條第1項及第18條第1項關於歷史建築登錄部分規定,於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為第三人所有之情形,未以取得土地所有人同意為要件,尚難即認與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有違。
-
惟上開情形之土地所有人,如因定著於其土地上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被登錄為歷史建築,致其就該土地原得行使之使用、收益、處分等權能受到限制,究其性質,屬國家依法行使公權力,致人民財產權遭受逾越其社會責任所應忍受範圍之損失,而形成個人之特別犧牲,國家應予相當補償。文化資產保存法第9條第1項及第18條第1項規定,構成對上開情形之土地所有人之特別犧牲者,同法第99條第2項及第100條第1項規定,未以金錢或其他適當方式給予上開土地所有人相當之補償,於此範圍內,不符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有關機關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2年內,依本解釋意旨,修正文化資產保存法妥為規定。
-
- 理由書
-
-
緣聲請人慈祐宮(媽祖宮)所有坐落於新北市土城區土地上之案外人普安堂寺廟所有建物,經新北市政府以中華民國105年8月17日新北府文資字第1051510226號公告(下稱原處分)登錄為歷史建築,聲請人不服原處分,提起行政救濟,遞經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06年度訴字第24號判決及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判字第70號確定終局判決駁回。聲請人認確定終局判決所適用之文化資產保存法(下稱文資法)第9條第1項規定:「主管機關應尊重文化資產所有人之權益,並提供其專業諮詢。」(下稱系爭規定一)其中所定著之土地為第三人所有之情形,未以取得土地所有人同意為歷史建築之登錄要件,且原處分已剝奪聲請人本於上開土地所有權所有之自由利用、對無權占有者行使民法第767條規定之物上請求權等權能;暨同法第99條第2項規定:「私有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得在百分之五十範圍內減徵……地價稅……。」及第100條第1項規定:「私有……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因繼承而移轉者,免徵遺產稅。」(下併稱系爭規定二)分別對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所有人,給予減徵部分地價稅及繼承移轉時免徵遺產稅之優惠,於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為第三人所有之情形,對於如聲請人所受財產權限制之損失,相較於同法第41條給予古蹟所定著之土地所有人容積移轉權之規定,未給予土地所有人相當補償,系爭規定一及二均牴觸憲法第15條規定,有侵害財產權等疑義,向本院聲請解釋。核其聲請,與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5條第1項第2款所定要件相符,爰予受理。
-
又文資法第18條第1項規定:「歷史建築……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審查登錄後,辦理公告,並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下稱系爭規定三)固不在聲請人所明列之聲請釋憲客體範圍,惟因系爭規定三係歷史建築登錄之重要程序規定,就本件聲請案之判斷言,與系爭規定一密切相關,且其復為原處分之法律上直接依據,暨為確定終局判決所適用,故應認為系爭規定三與本件聲請具重要關聯性,爰將其併列入本件審查範圍,並作成本解釋,理由如下:
-
憲法第15條規定人民財產權應予保障,旨在確保個人依財產之存續狀態,行使其自由使用、收益及處分之權能,並免於遭受公權力或第三人之侵害,俾能實現個人自由、發展人格及維護尊嚴(本院釋字第400號、第709號及第732號解釋參照)。憲法上財產權保障之範圍,不限於人民對財產之所有權遭國家剝奪之情形。國家雖未剝奪人民之土地所有權,但限制其使用、收益或處分已逾其社會責任所應忍受之範圍,形成個人之特別犧牲者,國家亦應予土地所有人相當之補償,始符合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
-
另依憲法第166條規定,國家應保護有關歷史、文化、藝術之古蹟、古物係基本國策。國家為保存及活用文化資產,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特制定文資法(文資法第1條規定參照),以保存、維護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文化價值並經指定或登錄之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其中有形文化資產部分,除古蹟外,亦包括本件爭議相關之歷史建築等(文資法第3條規定參照)。是系爭規定一及三關於歷史建築登錄之規定,其目的係為正當公益。按歷史建築又不能離其所定著之土地而存在,是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為第三人所有之情形,則依文資法相關規定,土地所有人即同受有相應承擔,因歷史建築登錄所生不能自由利用、不能對歷史建築所有人行使民法第767條規定之物上請求權等財產權能之社會責任及限制。上開對土地所有人財產權之限制,就歷史建築登錄所欲達成之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之目的言,自屬必要,不因土地所有人是否同意而有不同。從而系爭規定一及三就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為第三人所有之情形,未以得土地所有人同意為要件,尚難即認與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有違。
-
惟查上述定著於第三人所有土地上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經登錄為歷史建築後,該第三人使用、管理、處分該土地之權能因文資法相關規定受限制(文資法第34條第1項、第42條及第106條第1項第7款等規定參照),已逾其所應忍受之社會責任範圍,而形成其財產權之特別犧牲者,上開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所有人自應享有受相當補償之權利,始符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至以金錢或其他適當方式給予上開土地所有人相當之補償,立法者自有形成自由。
-
而系爭規定二中,文資法第99條第2項規定,僅就歷史建築所定著之土地得在百分之五十範圍內減徵地價稅;另同法第100條第1項則規定就因繼承而移轉者有免徵遺產稅之優惠。然此等規定,或屬量能課稅原則之具體呈現,或縱具稅捐優惠之性質,均難謂係相當之補償。
-
綜上,系爭規定一及三關於歷史建築登錄部分規定,其中所定著之土地為第三人所有之情形,未以經土地所有人同意為歷史建築登錄要件,尚難即認與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有違。惟上開情形之土地所有人,如因定著於其土地上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被登錄為歷史建築,致其就該土地原得行使之使用、收益、處分等權能受到限制,究其性質,屬國家依法行使公權力,致人民財產權遭受逾越其社會責任所應忍受範圍之損失,而形成個人之特別犧牲,國家應予相當補償。系爭規定一及三構成對上開情形之土地所有人之特別犧牲者,系爭規定二未以金錢或其他適當方式給予上開土地所有人相當之補償,於此範圍內,不符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有關機關應自本解釋公布之日起2年內,依本解釋意旨,修正文資法妥為規定。
大法官會議主席大法官許宗力
-
- Dec 25 Sat 2021 08:53
大法官最後一號解釋!國家應補償歷史建築土地所有人#中古屋#公設地#透天厝#持分不動產#0912-913923高仕陳總
大法官最後一號解釋!國家應補償歷史建築土地所有人
2021-12-24 17:43 聯合報 / 記者林孟潔/台北即時報導
新北市土城普安堂座落在慈祐宮的土地上,官司敗訴後一度被拆除,最後由新北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慈祐宮不服對新北市府提行政訴訟也確定敗訴,聲請釋憲。
大法官今作出第813號解釋,認為文化資產保存法第99條第2項、第100條第1項規定,未以金錢或其他適當方式給予土地所有人相當的補償,不符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的意旨,機關應自解釋公布後2年內修正。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99條第2項「私有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史蹟、文化景觀及其所定著之土地,得在百分之五十範圍內減徵房屋稅及地價稅;其減免範圍、標準及程序之法規,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訂定,報財政部備查。」 第100條第1項「私有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考古遺址及其所定著之土地,因繼承而移轉者,免徵遺產稅。」 大法官認為,若建物被登錄為歷史建築,則土地所有人使用、收益、處分權利受到限制,其性質屬於國家依法行使公權力,導致人民財產權受到損失、犧牲,國家應給予相當補償。
- Dec 21 Tue 2021 17:40
★善意受讓共有物應有部分者,共有物原有之分割或分管契約,對受讓人仍繼續存在之判例,是否違憲?#共有土地#共有房屋#公設地#0912-913923高仕陳總
- Jul 02 Fri 2021 16:58
釋字第五六二號解釋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執行要點」第十二點規定,有違憲疑義,聲請解釋案#共有不動產#0912-913923高仕陳總
釋字第五六二號解釋土地法第三十四條之一執行要點」第十二點規定,有違憲疑義,聲請解釋案
公發布日:92.07.11
發布單位: 大法官書記處
摘 要: 釋字第五六二號解釋
司法院新聞稿
- Oct 24 Thu 2019 21:25
※釋字第773號【土地法第73條之1優先購買權爭議審判權歸屬案】#持分土地#持分房屋#公設地#房地產問問#0912-913923高仕陳總
- Jul 16 Tue 2019 13:29
★☆★釋字第779號【非都市土地之交通用地土地增值稅徵免案】#不動產買賣#公設地#危老重建#持分不動產#0912-913923高仕不動產陳總
- May 23 Thu 2019 16:23
★大法官解釋: 釋字第 349 號※共有人間訂立共有物分割或分管特約,其應有部分讓與第三人...
★大法官解釋
※共有人於與其他共有人訂立共有物分割或分管之特約後,縱將其應有部分讓與第三人, 其分割或分管契約,對於受讓人仍繼續存在,惟應有部分之受讓人若不知悉有分管契約,亦無可得而知之情形,受讓人仍受讓與人所訂分管契約之拘束,有使善意第三人受不測損害之虞,與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有違,嗣後應不再援用
發文單位: 司法院
解釋字號: 釋字第 349 號
解釋日期: 民國 83 年 06 月 03 日
- May 09 Thu 2019 15:43
★大法官釋字第776號※民法767條申請大法官解釋#不動產買賣#持分不動產#0912-913923高仕不動產陳總
- Jul 06 Fri 2018 10:55
大法官解釋【釋字第600號】土地登記規則等就區分所有建物首次測量、登記之規定違憲?#不動產買賣#0912-913923高仕陳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