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薪水為什麼不漲 中研院突破盲點解密
2018-11-07 21:30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編輯群 寶瓶文化
本報系資料庫
近15年來,台灣經濟發展有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實質GDP持續成長,但實質薪資卻停滯。
許多人認為,這是因為受僱勞工,享受不到經濟成長的果實。
但實情真的是如此嗎?中研院經濟學研究所的楊子霆助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分析實際數據後,終於突破盲點!
從數據分析看見臺灣經濟發展的突破點
中研院經濟學研究所的楊子霆助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註:共同作者為中央銀行林依伶。),分析實際數據後發現,實質GDP僅能反映國內生產數量,不代表國民消費能力。
特別是近十五年來,臺灣經濟仰賴「資通訊產業」出口,而此類產品價格在全球競爭下已愈來愈低;大眾想消費的民生物品,卻因「原油價格上漲」愈來愈高,造成「實質薪資」的成長大幅落後「實質GDP」的成長。
若要突破關卡,加強發展以人才價值為主的產業,是改變現有困境的方向之一。
GDP成長=薪資成長?
近十五年來,臺灣經濟發展有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實質GDP(亦即實質產出)持續成長,但實質薪資卻停滯。
根據主計總處的資料,在二○○二年以前,每工時實質GDP與每工時實質薪資成長趨勢類似。
但二○○二年以後,實質GDP持續成長,實質薪資的成長卻幾近停滯。(圖1)
圖1、2002年以前,勞動生產力與實質薪資的成長走勢其實是亦步亦趨,然而2002年以後,勞動生產力仍成長,實質薪資成長卻幾近停滯,甚至為負。
許多人認為這個現象代表經濟成長果實分配給「受雇勞工」的比率愈來愈少,即「受雇人員報酬」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即「勞動報酬份額」)下降。
然而,分析實際資料後顯示,勞動報酬份額的確從一九九○年代初期開始下滑,但在實質薪資開始停滯的期間,亦即二○○二年以後,就停止下降趨勢,並在百分之四十二上下波動。(圖2)
換句話說,造成近年臺灣出現實質GDP成長、實質薪資卻停滯的原因,可能不是勞動報酬份額下滑。
圖2、資料顯示,勞動報酬份額在2002年後停止下降趨勢,且在42%上下波動。
薪資成長幅度為何落後於GDP?
首先,人們通常只關注當期領到、可以立即用來消費的「薪資報酬」。
但勞動報酬涵蓋「薪資」及「非薪資報酬」;非薪資報酬包含:雇主為員工支付的保險費、退休準備金提撥、資遣費、職工福利金等。
隨著全民健保、勞退新制的實施,「非薪資報酬」的比例已愈來愈高(圖3),像是勞健保、退休金提撥也是「勞動報酬」的一部分,卻沒被算在實質薪資之內。
忽略這部分的變化,將會高估實質薪資成長「落後」實質GDP成長的幅度。
圖3、圖中顯示,「薪資報酬」比例逐漸下降,表示「非薪資報酬」比例一直上漲。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忽略「實質GDP」與「實質薪資」其實是兩個不同的經濟概念。
實質GDP衡量的是「生產力」,旨在估算國內「生產數量」;而實質薪資則是在衡量「購買力」,代表勞工薪資所能換取的「消費」數量。
為了能跨年度比較,實質GDP與實質薪資都是排除「物價變動因素」後產生,如此才能正確比較各年間的國內生產力(即實質GDP)與勞工購買力(即實質薪資)。
每工時實質GDP代表「每單位勞動所帶來的生產量」,而每工時實質薪資代表「每單位勞動的薪資可以換到的消費量」。
因此,這兩個經濟變數在計算過程中,是分別除以不同的價格指數進行物價調整──「GDP平減指數」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前者代表的是「生產品價格」,後者代表的是「消費品價格」。
楊子霆團隊分析資料指出,臺灣大約在二○○二年後,GDP平減指數(生產品價格)出現衰退(如圖4的綠色線),而CPI(消費品價格)持續上漲(如圖4的黃色線),這使得以CPI進行物價調整的實質薪資之成長「大幅落後」以GDP平減指數進行物價調整的實質GDP之成長。
圖4、臺灣從2002年開始,GDP平減指數一直下跌,然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卻持續上漲,說明人們生產的產品變賣成現金,愈來愈不夠買到想要的東西。
也就是說,「生產品價格」(GDP平減指數)愈來愈低,而「消費品價格」(CPI)愈來愈高,才是造成實質薪資成長「落後」實質GDP成長的主因。
進一步探索「GDP平減指數下降,CPI卻上升」的原因,我們會發現,這個現象正反映臺灣貿易條件惡化的情況,亦即「出口商品價格下滑」,以及「進口商品價格上漲」。
過去二十年來,臺灣產業結構有很大的轉變。
在一九九八年,資通訊產業占工業產出的比重大概是百分之十九;到了二○一四年,已提升到百分之四十二。
很不幸地,臺灣押寶的資通訊產業,競爭十分激烈,產品價格在這段期間也跌掉了百分之五十(圖5),這可能是我國生產與出口產品價格下跌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消費與進口商品價格的上漲,則是由於原油價格在二○○二年後飆漲所帶動。(圖6)
圖5。近二十年來臺灣的出口主要依賴「資通訊產業」,2000年之後由於資通訊產業激烈競爭,資通訊產品價格下跌約50%,以致臺灣整體輸出的產品價格也隨之降低。
圖6。2002年之後,隨著原油進口價格上漲,輸入的物品價格也跟著上漲
總的來說,過去十五年臺灣的生產力雖然增加(即實質GDP成長,如圖7的綠色線),卻是奠基在生產愈來愈低價的產品上,民生消費物價則因為原油價格飆漲而愈來愈貴。
圖7、2002年後,實質GDP雖持續成長,卻是奠基在生產愈來愈低價的產品上。
圖7、2002年後,實質GDP雖持續成長,卻是奠基在生產愈來愈低價的產品上。若GDP改以CPI調整物價,藉此反映GDP的購買力,可以發現如同實質薪資,早已停止成長。
因此,如果將GDP改用消費品價格(CPI)做物價調整(如圖7的黃色線),會發現臺灣國內生產所能換到的消費量(亦即GDP的購買力)也如同實質薪資,在二○○二年後出現停滯現象。
綜合以上數據,以國內產出的購買力來看,臺灣的經濟早已出現停滯,也難怪實質薪資不會成長。
談論如何改善薪資停滯時,大家往往直觀地想到「分配問題」,也就是經濟成長果實沒有分配給勞工。
但從前述的資料來看,勞動報酬份額在過去十五年其實沒有太大變化,而且不論是薪資或GDP,只要是從購買力(即以CPI做物價調整)的角度來看,都是呈現停滯。
因此,要改善目前臺灣的經濟狀況,關鍵或許不在於GDP如何分配,而是如何把GDP的餅做大。
尤其是發展附加價值高的產業,以擺脫低價競爭的循環。
借鏡南韓:南韓和臺灣有何不同?
如圖8,南韓的工業與臺灣有類似的問題:實質薪資的成長落後於實質GDP的成長。
原因在於南韓也是發展價格跌很快的「資通訊產業」,不過南韓整體實質薪資的成長卻沒有落後實質GDP的成長太多,其中的差別在於南韓的「服務業」經濟表現很突出。
如圖9,南韓的服務業,無論生產力或是薪資都處於明顯成長的狀態,而這也許跟醫療、教育、影視與觀光產業外銷有關。
例如南韓會招攬外國人到該國進行醫美服務,或開放外國學校在南韓設立分校,以吸引外國人前往就讀。
圖8、臺灣、南韓的工業部門,實質薪資的成長皆大幅落後實質GDP的成長。
圖9、在服務業,南韓不論實質GDP或實質薪資都在成長;反觀臺灣,實質GDP與實質薪資皆停滯。
反觀臺灣的服務業,不論是生產力或實質薪資,從二○○二年之後就幾乎全面停滯。
臺灣政府或許可以效法南韓,從發展服務業來突破經濟困境,加強發展附加價值高的產業,把GDP的餅做大,才有機會提高薪資。
目前臺灣的服務業大多依靠內需,因此需要擴大服務貿易,像是吸引外國觀光客來臺灣消費。
另外,臺灣也許可以有條件地開放,讓更多外國人來消費醫療服務,但前提當然是要解決血汗醫療、醫療人手不足等問題。
最後是教育,臺灣教育法規的限制非常嚴格,國外大學沒辦法在臺灣設立分校,因此在這方面,國外資金沒辦法流入,讓教育環境的品質再提升,這也是臺灣與南韓的不同之處。
開放移民、移工,把餅做大
除了參考南韓發展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開放多元的人才移居臺灣,也有機會在未來替臺灣帶來新的發展,突破當今產業的瓶頸。
臺灣目前的困境是,人才不斷外流,卻很少人進來,而這跟臺灣嚴格的移民政策有關。
對於放寬移民政策,大家顧慮的往往是會在「同一塊餅」中搶飯碗,但如果將心態轉換成邀請人們一起來「把餅做大」,或許大家都能享有比較多的利益。此外,也應注意政策對象不要只限制在「白領移民」,這樣的篩選標準恐怕過於單一。
若只以學歷、薪資來做標準,像王永慶或郭台銘等人在成為大老闆前,也都不符合篩選資格。
臺灣在面對少子化與人才外流的現況時,需要借助移民、移工的智慧與人力,就像美國向全世界借大腦一樣。
或許我們可以先把在臺的外籍配偶政策修改得更友善,基於人道的考量,這個部分應該能獲得較高的民眾支持度。
或者,讓在臺工作外國人的配偶也能取得居留證,如果家人都在這塊土地上,將能讓他們更無後顧之憂地願意在此努力。
促進勞工就業的稅制改革
談到移民、移工,現在要回過頭來關注臺灣的勞工,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經濟對策。
二○○八年馬英九競選總統時,曾仿效美國提出「勞動所得稅扣抵制(Earned Income Tax Credit,簡稱EITC)」做為政見。
美國是第一個實施EITC的國家,這個制度的前身是經濟學家想推動的「負所得稅制」。
顧名思義,就是「負的」所得稅制;也就是如果你沒有工作,或是工作所得為零,政府應該退你稅、給你錢,類似補助失業者津貼的概念。
此制度可以在「財政部」直接辦理,不需要在「內政部」另設一個福利單位來補貼失業者與低收入戶,讓施政更方便,能降低許多行政成本。
然而,許多人認為負所得稅制等同讓沒工作的人不勞而獲,引起很大反彈。
因此,EITC改良了「負所得稅制」的做法:補貼未達到標準的工作者,但前提是「一定要有工作」。
此制度的用意,是鼓勵貧窮的家庭就業,有工作才有補貼可以拿。
研究發現,此政策的確提高了美國貧窮人口的勞動供給,尤其是婦女的部分。
如圖10顯示,家庭年收入為零者無法取得補貼;有收入者,可以拿到最多補貼金額的最高點,在家庭年收入為一萬美元左右的家庭,約可拿到四千五百美元的補貼。
而這筆補貼約占低所得家庭年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五,金額並不少。此外,是否結婚與小孩數量也會影響補貼的金額,一直到家庭年收入達到四萬美元後,就不再補貼,只剩下課稅。
圖10、根據美國2007年EITC資料所繪製的圖表。有工作收入的家庭即可領到補貼,補貼金額與工作收入、家庭狀況、子女數量有關。 圖片來源:Family Labor Supply and the Timing of Cash Transfers: Evidence from the Earned Income Tax Credit (Online Appendix),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53(2) 445-473, 2018. 在美國家庭中,男性大多數都有工作,女性則不一定。
但此制度施行下,如果家庭收入變多,能領到的補貼也會增加,因而鼓勵了未就業女性也投入勞動市場。
看到美國的EITC制度,你會否好奇,當這些美國家庭領到補貼後,他們的勞動供給產生了什麼變化? EITC多在每年二月發放補貼,當這些家庭一次領到占年收入近百分之五十的補貼金時,他們的勞動供給也產生了變化:家中的女性不再出門工作了,尤其是在家中男性有工作的情況下。
持續一段時間後,女性才又重返就業市場。
這些領到補貼的家庭,多是貧窮、手上現金不足的家庭,因為現金不足,導致信用狀況可能也不佳,所以無法借錢,甚至可能到處負債。
對這些貧窮家庭中的婦女來說,工作也許不是她們的最適選擇,但因為錢不夠用,只好不斷去兼職、打工,直到二月分拿到這一大筆補貼金,才能好好休息。
等到錢花完了,才又開始工作。
楊子霆的研究結果顯示,在這些低收入家庭中,手頭可動用現金是非常緊繃的。
美國有些研究也發現,這些家庭在二月分拿到錢後,家庭消費金額會提高;而楊子霆的發現,則是勞動供給變低。
這兩個發現是一致的:沒有工作後,休閒時間變多了,就會產生消費行為。
無論是在消費面或是勞動面,其實都反映了低收入家庭沒錢就沒辦法消費,也無法在想休息的時候減少工作的困境。
因此,楊子霆建議,若要實行EITC制度,不應該集中在某個月分發放補貼金,因為這些家庭就是缺錢,應該平均分散在每個月發放,讓他們可以在需要時使用。
制度需因應國家特性而調整
馬英九執政後,一度想實施EITC制度,因此財政部與內政部就著手調查有哪些人符合資格,從資料去看哪些人報的稅很少或所得很低。
結果發現,有許多中小企業及工廠的老闆都符合資格,這顯示出有許多人報稅不確實、隱匿所得。
當時引起社會一片譁然與反對,因而取消了這個政策。
EITC在美國是一項成功的政策,既能鼓勵就業,又能補貼低收入家庭,英國與北歐國家也都陸續效法實施。
臺灣的產業結構與美國不同,我們有許多中小企業與自營工作者,在申報收入時也許不是那麼確實,導致無法用報稅資料來了解是哪些人可以取得補助。
因此,若臺灣要實施EITC,需要調整的是補貼的審查資格及發放補貼的頻率。
政府應該用其他數據資料來做判斷,先釐清領取資格,才不會有不公平的情況產生。
在上述的經濟學研究中,分析了臺灣許多不足之處,但也別因此而絕望。
薪水不高、生活辛苦,的確是臺灣需要改善的地方,然而,臺灣也同時是一個很動態、充滿活力的社會。
人民有發聲、爭取的機會,也就有可能做出改變。
圖/寶瓶出版
本文摘自寶瓶出版《研之有物:穿越古今!中研院的25堂人文公開課》
圖表來源:林依伶、楊子霆,2018,〈經濟成長、薪資停滯?初探台灣實質薪資與勞動生產力成長脫勾之成因〉,《經濟論文》。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3467455本文出處
#不動產買賣#投資#持分房地產#危老重建#公設地#餘屋#0912-913923高仕陳總
留言列表